10月24日晚,由土地资源管理系主办的“公共管理名家讲堂、谈土论房学术论坛”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举办。本次专家论坛邀请到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博导,现任浙江大学土地科学与不动产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岳文泽教授作题为“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挑战与应对”的报告,本次报告由土地资源管理系张杨副教授主持。师生及相关单位共百余人参会,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中,岳文泽教授首先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阐述了新规划体系建设的背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内涵、“三区三线”的背景、目标与定位以及对“三区”与“三线”关系的新思考。
接着,他梳理了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以来“三线”统筹划定中的几个挑战。一是规模之挑战,耕地保护规模任务与现状保有量差距大;二是形态之挑战:保护与发展夹缝中生存,碎片化的无奈;三是规则之挑战:遵守规则者吃亏,突破规则者收益;四是战略之挑战:囿于现状布局,规划引领不足;五是思维之挑战,出现以牺牲人居环境来满足规模,陆海统筹变成陆“统”海;六是传导之挑战:“规划传导”异化为“规模传导”。
面对这些困局与挑战,岳文泽教授结合自己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建议,一要区分保护责任与目标,分阶段实现耕地保护任务;二要兼顾形态、规模与格局,优化高质量国土空间布局;三要明确未来指标与当前划定关系,优化指标分配逻辑;四要统筹划定与实施,建立永农的科学调优机制;五要统筹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建立“三线”落地的协调机制;六要统筹划定与实施,建立永久基本农田的科学调优机制。
最后,岳文泽教授基于浙江省的案例,介绍了“三区”划定的思路与步骤,并以“基—梁和柱—顶”的生动比喻概括了双评价、“三区三线”与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关系。他认为,“三区”划定重点在于多宜性空间博弈,适应性与适宜性同样重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应该构建“刚柔并济”的空间管制规则。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兼具基础性与前沿性。会后,岳文泽教授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讲座的开展,师生及相关同行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的理论和实践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不仅丰富了师生的专业知识、开拓了学术视野,同时也加强了与相关单位高水平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